誰也沒有想到,2020年的開局會是這樣一場戰“疫”。
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,打破了庚子年春節的祥和氛圍,給生機盎然的春天籠罩上了一層陰霾。我們的復工也由于疫情形勢的嚴峻一而再地推遲,“復工”竟然成了一件難事兒。
“有車就趕,沒車就在縣城找個地方住下來,安全第一!”在發動機分公司熱試車間微信群里,車間主任劉漢斌的一條消息溫暖著全體員工。

臺架測試線90后小伙張富林的老家阜陽市潁東區,在這次疫情中由于防控等級高,當地采取全面、全天候管制管控措施,每個家庭每兩天才可以領到一張外出‘補給’食物的憑證,為了防止病毒感染,當地還將村子路口全部用土堆封了起來,小車完全進不來,也出不去。
當他看到朋友圈華菱星馬攪拌車、牽引運輸車現身武漢疫區,以及公司發揮國有企業擔當精神支持市防控疫情捐贈100萬的時候,他坐不住了,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停地驅使著他:早點回公司上班!
一心想著早回來、早隔離、早復工的張富林卻被村委會多次拒絕簽放行證明,但是他不氣餒,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愣是用誠懇說服了他們。
證明拿到后,他簡單收拾了一下,就騎著自行車踏著夜色出發了。不過,封村的土堆仍然在那里,他就騎一段路推一段路。就這樣,一邊騎一邊推,從晚上九點到十點多,他終于看到了柏油馬路。
“張富林夜間注意安全!”2月11日晚上22:25分,車間主任劉漢斌仍然關注并牽掛著他的返程情況。
凌晨12:26分,他終于到達了阜陽火車站,諾大的車站乘客寥寥無幾。
到達馬鞍山東站時已是早晨8:30分了,測完體溫將行程匯報給公司之后就開始了14天的隔離期。
了解到此事后,筆者忍不住想去拜訪這位歷經曲折回來的小伙。
他同事說,張富林性格溫和、專業技術過硬,最主要的是,他帶的徒弟出師最快!別看他是個90后,帶徒弟卻有著他獨到的方式方法,他向來是耐心講解、一邊做一邊檢查,卻從來沒有責怪,大家都喜歡跟他學。

在熱試車間測試線有個水泵房,需要專人負責開啟和關閉水泵,這是整個測試線最主要的設備,如果水泵有故障的話,整條線所有的實驗臺架都無法使用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張富林就主動擔當起每個小時去觀察水泵運行狀況和水壓是否正常、有無報警之類的工作。自張富林負責這項工作以來,從來沒有出現過因水泵故障而導致的停線誤工情況。
見到張富林,筆者向他提起他的“優秀事跡”的時候,他只是靦腆地說了句,“優秀不敢當,平時工作中還真沒感覺到,也只有同事這樣評價才知道呢!”
他的話語雖然簡單、樸實,卻正好詮釋了華菱星馬員工初心如磐、使命在肩的責任與擔當。也正是這種擔當精神,增強了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,保證了公司的順利復工和健康、快速發展。